解碼《老男孩猛龍過江》制片人柯利明:他做對了什么?

截止到7月19日,《老男孩猛龍過江》(以下簡稱電影《老男孩》)累計上映10天,票房已超過1.7億元。該片上映首周即破億元,這對于一部主創陣容里沒有一位大明星的電影而言,已是奇跡。雖然這個暑期檔因為有《分手大師》、《小時代3》和《后會無期》,似乎讓觀眾和輿論產生錯覺,以為是個片子就能在滿地金銀的暑期檔破億,但中國電影市場絕沒有如此包容,生動的實例足以警醒頭腦發熱的各路資本——有雨神蕭敬騰加盟擔綱主演的《大宅男》上映首日即不敵市場的殘酷無情,于次日黯然退檔。無論是肖央,還是王太利,抑或是筷子兄弟,三者在新浪微博的粉絲量加總在一起不足五十萬,這與韓寒、郭敬明的三千萬量級的粉絲數量相比實在是太過懸殊。
因此,能夠在如此殘酷的暑期檔成功突圍,神曲《小蘋果》自是功不可沒,但站在《小蘋果》及整個電影《老男孩》身后的制片人柯利明或許才是該片成功的基石。創投分享會君近日采訪了柯利明先生,或可從此次采訪中探尋電影《老男孩》項目路徑當中的幾個斷面,去解碼這位“新銳”制片人的80后在過去四年的時間里做對了什么?
敏銳——預見未來,引領青春題材浪潮
2010年,優酷11度青春橫空出世,11部微電影中只有《老男孩》稱的上是驚艷了市場,肖央、王太利以及那曲動人的《老男孩》歌曲一夜之間成為了媒體和觀眾的寵兒。是年,剛回內地接手哥哥創辦的儒意影業的柯利明注意到了這部“情感真摯”的微電影,并設法聯系上了肖央。80后的柯利明深知隨著自己這一代人逐漸邁入三十歲這個門檻,當中的很多人正在或即將經歷人生的不如意,或感情、或事業、或家庭,這一代獨生子女已開始真正獨自面對人生,并全面遭遇成人世界的陰暗面,因而這一代人將很快需要與他們有關的文藝作品去釋放這種情感、感懷共同的記憶,而微電影《老男孩》的成功正是這種跡象的預現。
柯利明想把微電影《老男孩》搬上大銀幕,一來是對市場的預見,二來是因為儒意影業的體量和規模適合操作中低成本的影片,“青春題材的項目我可以駕馭,因為成本低。”在設法與肖央、王太利達成合作的同時,柯利明還看中了小說《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下簡稱小說《致青春》),隨后將其版權攬入儒意影業的兄弟公司——專注圖書出版的儒意圖書。
2012年,臺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在大陸熱映,難得一見的叫好又叫座,并從此拉開了持續至今的青春題材電影生產高峰,其中的賣座片有2013年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下簡稱電影《致青春》)、《中國合伙人》、《小時代1》、《小時代2》以及2014年的《同桌的你》、《老男孩之朦朧國家》、《小時代3》,而柯利明在2010年即提前嗅到了這一輪市場的熱點,并成功投資和操盤了其中的兩個項目,同時《小時代1》與《小時代2》他又是總策劃人之一,《小時代3》他則是出品人之一。儒意影業,在青春題材電影的這場戰役里,一戰成名。
老辣——精細化的成本控制
在《致青春》和電影《老男孩》之前,其實柯利明早已是一個身經百戰的電視劇的制片人、出品人,擔綱的作品包括《李春天的春天》、《王海濤今年四十一》、《前妻的車站》以及即將播出的《北平無戰事》等十部電視劇。電視劇行業年的播出量在去年已經達到15000集,這個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比之電影行業,有過之而無不及,拍攝周期長、成本壓力大、淘汰率高等特點教會了柯利明如何精細化的成本控制——這是項目盈利的關鍵前提。柯利明相當自豪地告訴創投分享會君:“我做的電視劇項目沒有折過的。”
柯利明將儒意影業定位為一家投資管理型公司,他的制片理念是,任何藝術的理想都必須建立在合理的基礎上。電影《老男孩》里使用了大量的外國演員,“如果全在美國取景,拍攝時間會拉長,拍攝成本就會非常高。”他算過一筆賬,把外國演員往返國內的機票、住宿、日用花銷等所有費用加在一起,與在美國拍攝的花費比起來,仍然是省錢的。因此我們看到的大量外國演員的內景戲其實都是在國內拍攝的,譬如電影里的“決賽”段落,舞臺后面(鋼廠環境)的那段重場戲其實是發生在首鋼的廠房里。
柯利明在電視行業(ye)的(de)(de)多年摔打練就(jiu)了一(yi)看劇(ju)本就(jiu)能在腦海中(zhong)自(zi)動做分場(chang)并快(kuai)速識別(bie)出劇(ju)本中(zhong)的(de)(de)重(zhong)場(chang)戲的(de)(de)能力(li),從而能夠(gou)估(gu)算(suan)出按照劇(ju)本拍攝所需的(de)(de)制片(pian)成本——成本控制不僅要(yao)在拍攝前(qian)嚴控,實際在預算(suan)階段就(jiu)已(yi)經(jing)開始(shi)了。
但柯利明絕不會為了節流而去犧牲產品的品質。電影《老男孩》里有大量的黑幫戲,在這些黑幫分子里有一個“胖子”,這個演員的片酬比扮演老大的主角都貴。雖然他的戲份并不多,但是柯利明還是堅決要花這筆錢。“如果沒有他,那群外籍演員在畫面里是沒有黑幫氣場的,他是這組演員里的魂。”于是,我們看到了可能是全片留給觀眾印象最深刻的美國一景——紐約地下的意大利黑手黨。
執拗——拒絕了千萬以上的植入廣告
柯利明告訴創投分享會君,電影《老男孩》里除了雪佛蘭·科魯茲外,沒有其他的任何植入。科魯茲可以說是“老男孩”的貴人,沒有科魯茲也就沒有當時11度青春所構建的平臺,因此這個廣告是無法拒絕的。但是其他的,據柯利明透露,有超過1000萬的植入廣告被其婉拒,這一點上他和導演肖央都是一致地執拗。柯利明認為,“這是對觀眾的尊重。”在他看來,換廣告資源可以,但放入影片就會影響產品的整體感。盡管儒意影業是個小公司,是一個可能會因為一部影片投資失敗就面臨破產危機的獨立制片公司,但是在柯利明看來,正是因為如此,才更應將產品質量視為生命線,產品是第一位的,只要做到精細的成本控制,植入廣告的這些“開源”就完全不必要,影片的口碑是影片和企業的生命力所在。
新銳——豪賭《小蘋果》
因為沒有大明星,柯利明深知即便開再多的新聞發布會、到各地去路演、拉票都不會起到太大的效果,而且由于項目的成本有限,對營銷費用必須精打細算,唯有結合互聯網IP的特質做有互聯網特征和調性的宣傳才能事半功倍。事件營銷是柯利明的王牌,包括電影《老男孩》主創在《變形金剛4》內地幾場首映禮上的亮相、崔永元在電影《老男孩》首映禮上的助陣以及各種“包場”觀影的新聞事件等等,借勢、借力地獲得了大量的媒體曝光和輿論注意力。
但要說,柯利明手中王牌中的王牌,就要屬神曲《小蘋果》了。《小蘋果》究竟有多紅?創投分享會君做了百度指數的搜索,比較了“小蘋果”與“梅西”,在最近30天的趨勢圖里,只有在7月14日(阿根廷VS德國,決賽)、7月10日(阿根廷VS荷蘭,半決賽)、6月22日(阿根廷VS伊朗,小組賽)三天的時間里,“梅西”躍過了“小蘋果”,其他時間“小蘋果”始終在本屆世界杯金球獎得主“梅西”之上。
用柯利明的話來說,“《小蘋果》就像一顆原子彈一樣,縱向深度爆破,為整個影片帶來了巨大的不可預見的傳播能量,它一定會在未來中國的歌曲史上被記住。”
與其說《小蘋果》是原子彈,不如說是“病毒”。柯利明精打細算了電影的全部制作成本,卻在這個“病毒”身上一擲千金,豪賭未來。他相信互聯網的“病毒”傳播能力,他要充分利用合作伙伴優酷及樂視的互聯網平臺爆發力,將病毒做最“可怕”的傳播。
《小蘋果》的MV就是這支神曲的“病毒受體”,這個“病毒受體”花了多少錢呢?
100萬!這支MV的制作收到過兩份報價,一份來自本地的制作團隊,不到30萬,另一份來自韓國的制作團隊,50萬。柯利明沒有任何的猶豫,竟然還做了加價——讓韓國把后期一并包了,總價達到100萬。在柯利明看來,好鋼就要用在刀刃上,《小蘋果》的編曲、舞蹈編排、MV的拍攝、后期的效果制作等都交給了韓國團隊。至于這場豪賭是否值得——百度指數和電影票房都已說明一切。
獨到——系列電影兩部足夠了
柯利明這幾年拒絕了無數PE的投資意向,不是因為儒意有錢,而是因為他深知PE的熱情源于對行業的盲目,他不想被資本綁架而進行多元化、規模化的擴張,去追求賬面上的業績。在他的觀念里,“這個行業不是做普通業績的行業,必須要去追求奇跡。”
柯利明的奇跡就在“致青春”和“老男孩”。“從好萊塢公司的實踐證明看,有兩個系列電影就很好了,然后就是把系列電影的衍生品做好,進行縱向挖深,對于儒意影業而言,這就足夠了。”顯然,柯利明對儒意影業的布局和格局早已規劃清晰,2010年前后,通過買入小說《致青春》的版權以及為肖央、王太利在儒意影業旗下建立了老男孩電影工作室,柯利明就已經謀定了這兩個系列電影將是儒意影業未來發展的著力點。通過其與其他合作方的精心制作和運營,兩部影片在市場上的表現都已堪稱奇跡。柯利明雖然一直自稱是一個獨立制片人,但眼里早就瞄準的卻是好萊塢大片廠的商業模式。柯利明對自己的描述是,“我是一個新銳的電影制片人,我一直在學習別人的產品,在研究產品類型,做出新銳的產品。”用獨立制片的精細做迪士尼式的大生意。
柯利明透露,“致青春”系列第二部的劇本第一稿已經做完,項目已經進入實質的開發階段,而“老男孩”系列的第二部也已經啟動,目前的劇本大綱已經放在了柯利明的案前,等電影《老男孩》忙完,第二部也將與“致青春”一起齊頭并進。
如果說電影《致青春》的成功是必然——必然到很多人會認為換誰坐擁趙薇+暢銷書的基因都能成功,那么到了電影《老男孩》,一部完全沒有大明星的電影,能夠在大銀幕成功收獲近2億票房,柯利明的項目運作能力已無需證明。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biao)簽(qian)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