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鷹卡通為例,看中國娛樂如何從造星到造IP

娛樂資本論最近采訪了大量的動漫業、游戲業人士,大家共識就是今年是強IP(知識產權形象)元年。在游戲、漫畫、動畫、電影、圖書、話劇、商業授權(玩具等)等多產業鏈上,各種強勢IP紛紛布局、變現。
比如說小時代,就是從圖書出發,到→→電影→→電視劇→→手游;
古劍奇譚,就是從游戲出發,到→→圖書→→電視劇→→動畫;
喜羊羊,就是從動畫出發,到→→圖書→→電視劇→→動畫→→電影;
以上都是國內的,而國外如變形金剛,則是從玩具出發,到→→圖書→→動畫→→電視劇→→電影→→游戲。
縱觀中國的IP化策略,可以明顯的發現,在整體產業鏈全端,漫畫是最差的一個環節,而動畫、游戲幾乎是最強的環節,至于電影,則成為了變現的通路。
為此,小娛也特地采訪了金鷹卡通衛視總監雷瑛,以及相關的動漫業內人士,從今年金鷹卡通這個強動畫平臺,以及騰訊《洛克王國》這個強游戲IP,從這兩者的合作之中,找到一個中國化的IP強化范例,以及兩者如何進行IP化布局和變現。
路徑簡圖:《洛克王國》從游戲到→→圖書→→電影→→話劇→→動畫→→衍生品,最終回到→→電影,形成一個價值全鏈。
【變現】強動畫平臺+強游戲IP=4500萬票房
上個月,金鷹卡通衛視和騰訊《洛克王國》聯合打造了一款“國內首部真人動漫偶像劇”——《洛克王國魔法學院之神秘樂章》。
說起來這個動漫劇的意義,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為了沖票房:
金鷹卡通衛視利用“真人+動漫”的手法,將《洛克王國》這個IP從8歲以下的純兒童化品牌,擴大到12歲以內的少年品牌(因為少年相比幼年,更喜歡有真人表演成分的動畫)。而且在《我是歌手》、《唱戰記》剛剛結束的時候,明星茜拉、謝彬彬的參與,對于少年來說也有一定的吸引力。而騰訊因為7月10日將上檔《洛克王國3》大電影,因此《魔法學院》也成為了一個很好的宣傳渠道。作為交換,《洛克王國3》將三分之一的投資權給了金鷹卡通衛視。
最終,《魔法學院》首播收視率為0.61%,市場份額2.8%,獲得了省級衛視排名第二的不凡成績,僅次于湖南衛視。而截至目前為止,《洛克王國3》已經收獲了4500多萬的票房成績,在《賽爾號4》《洛克王國3》《開心超人2》《神筆馬良》“四大暑期電影”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這個雙贏的結果,無疑是兩大強勢端口在產業鏈上的互補,而最終電影和動畫片的高收益,則成為了雙方對“洛克王國”這個強IP的變現。
其實在游戲IP轉化為動畫、電影的過程中,雷瑛對其中優劣都有相當清醒的認知:“《洛克王國》每天的活躍度是游戲里的第一,但從游戲轉成有情感的動漫品牌的時候,重點還是要根據故事和品質決定,是IP的情感、性格。而且一個IP要生存,就不能僅僅限于做一個游戲,因為游戲生命周期比較短,動漫雖然品牌培育綿長,但生命力也比較綿長。而且在中國有個特殊國情,就是很多家長會認為游戲對于比較小的孩子來說不太好,玩物喪志,現在雖然不是說玩游戲就是壞孩子,但肯定還是受家長的限制。這方面,動漫會要開放很多,而且坐在家里看電視、去電影院看電影都是親子互動的部分,比較容易被家長接受。我們做真人版,也能利于讓家長觀看。”
最終,金鷹卡通和騰訊還聯手推出了“洛克王國魔法夏令營”活動,這一招更是強化了家長對其的好感。
【案例】如何從0打造自主IP
不過畢竟IP是別人的,在雷瑛看來,金鷹卡通仍然要利用好自己的省級卡通衛視第一的身份,自造幾個強IP。
目前,金鷹卡通通過布局,已經建立了麥咭和哪鵝兩個IP形象,其中前者有《瘋狂的麥咭》、《中國新聲代》兩大王牌欄目加持,出品的國內市場上唯一一部無品牌IP電影《81號農場之保衛麥咭》,已經獲得了近3000萬的票房。而后者則由《爸爸去哪兒》這種現象級節目衍生而來,目前已經出產了《爸爸去哪兒動畫》、《村長趣哪鵝》(兒童脫口秀)等多檔節目。以下就是雷瑛的自述,從中也可以看出對于麥咭這個純自主IP,以及哪鵝這個名門IP,在策略和推進方式上的差異。
麥咭最開始本來是金鷹卡通臺標,當時沒有起名字,就叫小飛魚,因為湖南是魚米之鄉嘛。一共用了有六年,很多小朋友都非常熟悉它。之后我們和湖南衛視合并后,就改用了芒果標。但最后我們總覺得臺標缺乏一個“有情有義,能陪伴孩子成長的形象”,為此就請了很多國外的專家過來,好幾位大咖就表示之前的臺標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因此在2010年,也就是金鷹卡通大發展的那一年,我們想把小飛魚形象化、立體化、性格化。當時找了五撥人寫劇本,有動畫片編劇、網絡作家、兒童文學作家,電視劇編劇、臺灣專家,他們都是80后。最終我們又去了美國引進立體化擬人實時互動技術,最終造了現在這個形象。
這個形象也是慢慢出來了自己的性格,就是調皮的、符合小朋友心中的逗趣的、童言童真的、開得起玩笑的一個形象。
而哪鵝不一樣,哪鵝是出身名門的強IP,它本身就有《爸爸去哪兒》的幫助。在性格上,我們為哪兒設立了一個群像,主角就有三只,其中有一個特別賤,還有一個是暴力鵝。
作為電視臺自主研發的IP,我們在設計上肯定依靠自己最大的數據庫來源:一個是收視數據分析、以及年齡段年齡段,我們從節目的收視曲線中掌握了麥咭的成長曲線、記憶點。另一個就是新媒體,我們通過電視衍生出來的app《快樂家》,這個有80多萬的注冊成為了會員,而且注冊是有門檻的,兒童要寫父母的名字,因此數據非常真實。
另外我們還有麥咭兒童音樂節,2天有5萬人參與。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戲、聽歌,和爸爸媽媽的陪伴下一起搭帳篷,度過一個快樂的兒童節,這樣的活動在2014年已經受到了很多地方的邀請,希望我們到當地去做音樂節。我們還有麥咭兒童藝術節。還有話劇《麥咭歷險記》,此前在湖南紅色劇場首演,一舉刷新了湖南童話劇的票房紀錄。它將話劇元素融入兒童劇中。
總結起來:
路徑簡(jian)圖(tu):麥咭從動畫到→→圖(tu)書→→電(dian)影→→話劇→→綜藝節目→→衍生品(pin)。
路徑簡圖:哪鵝從綜藝節目到→→圖書→→動畫→→電影→→衍生品。
【市場測算】金鷹一年授權費500萬美金,全年市場規模約153億
大家都知道所謂動漫、游戲IP,真正走到最后都是依靠商品授權賺錢。像迪士尼的強IP,可能10美金中只有1美金是來自于票房。事實上,好萊塢動尤其迪士尼在打造一部動畫電影的時候,關于玩具怎么賣、快速消費品怎么做授權等問題在前期做劇本的時候就規劃好了。
動漫專家胡宗京毫不諱言地說:“我認為國產動畫電影沒有品牌,只有名牌。靠的是高的電視收視率,以及互聯網游戲曝光,大家知道這個品牌,知道這個產品而已,并不叫品牌,品牌是什么?品牌有一個前提,品牌是生意,名牌不是生意,品牌是迪士尼,品牌是藍天,品牌是夢工廠。所以其實IP是英文的知識產權簡稱,但后期IP核心就是卡通明星,我們把卡通明星通常叫IP。剛才我們說是屬于授權的一種范圍,但是最后這個其實最掙錢,它的編輯成本最低,邊界收入最高,但是最根本的要素有在于產品階段,所以產品是非常重要的。動畫電影應該是一個持續投入、持續累積的過程。”
而在國內,因為盜版市場的猖獗,這方面相當之弱。不過隨著近幾年國內ip越來越強勢,少年兒童品牌意識越來越強,這一塊的市場也越來越強。
據統計,2014年兒童自主消費市場的規模約700—1000億。不過這個市場指的僅僅是孩子自主的消費,如果整個擴大到城鎮兒童消費規模(含自己支出和家庭為兒童支出),則2014年一共能達到7.6萬億!
不過以上包含了消費的方方面面,如果僅僅只談論在動漫方面,2013年0—14歲兒童的人均自主年動漫產品消費約100元,中國0—14歲兒童人口2.23億人,2013年0—14歲人口動漫產品消費量約200—300億。如果是論包含動漫形象在內的所有產品(如書包、鉛筆、學習機等),2012年的中國動漫行業市場研究報告數據顯示,4-14歲兒童家庭月均為孩子消費919.88元,其中具有動漫元素的產品占據62%左右,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34.82%。那么按此計算,4—14歲的兒童消費市場規模約1655億,能容納動漫市場576億。
至于正版市場的規模,目前沒有很有效的統計數據來支撐,但是娛樂資本論可以幫大家,憑借一些新聞報道的數據來一窺端倪。新文化網報道“奧特曼”在中國的授權單位不超過10家,但是現在連生產帶銷售的企業超過200家。“奧特曼”品牌產品在中國境內的授權方公司總經理介紹,市場上真正的“奧特曼”市場占有率不超過10%。通過上面那一點的數據我們可以做一個估測,兒童正版動漫消費市場規模約為57.6億。
至于金鷹卡通,雷瑛告訴小娛,目前麥咭和哪鵝這兩個ip形象,一年的IP授權費是500萬美金,屬于第一階梯(第二階梯是1000萬,第三是3000萬。)其中麥咭文化陀螺就在今年賣了2個億。除此以外,這兩個ip的動畫片都有廣告,而且麥咭還準備聯合一家香港企業做麥咭的動漫Pad:“今年的授權業務,有著突破性的增長,依托卡通形象麥咭、哪鵝,我們的圖書,服裝、玩具等各種類型都進展得非常好。我們最新的一項授權,麥咭魔幻陀螺,已經賣斷貨了,原計劃是4個月賣兩個億,企業覺得這還是一個比較高的定位,但一旦有麥咭的形象,結果遠遠超出了預計,這就是品牌的好處。”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biao)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