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發力游戲直播平臺,能成為中國版的“Twitch”嗎?

今年開始以來,電競行業的大事件不斷,首先是14年歷史的WCG正式宣告落幕。其次是谷歌與Twitch10億美元的收購案看上去即將正式等待官宣。最后Newbee的西雅圖之行,500萬美元的TI4奪冠獎金,更是讓人大呼驚嘆。
與幾年前基本以WCG為單一展示窗口的電競產業相比,現在的電競正迎來它最好的時光,無論是資本層面還是玩家層面,都得到了大躍進式發展,在這個節點上,YY宣布8月份將發力繼娛樂、教育之后的第三項平臺型業務——游戲直播平臺。
在外界看來,YY這個時候選擇開拓第三條主要業務線與整個電競行業的大趨勢相關,YY是順勢而為,要做風口的豬,但我覺得YY這么做,至少還有其他的幾個要素。
第一,目標受眾的高度吻合
首先,YY的發展之初,就是游戲語音平臺,第一波用戶的導入應該是從多玩導入的魔獸用戶,我記憶最清晰的是,那個時候的競爭對手有新浪的UT、TMSpeak、Ispeak等等,但是逐漸的YY以免費干掉了TMSpeak這種需要收費的舶來品,以技術干掉了新浪UT等。
而即使是現在YY被定義為在線娛樂的公司了,我們看到的是,他的游戲收入可以達到XXXX,YY的游戲收入主要就是聯運平臺,這塊兒很穩定,但是說實話,這塊兒收入的增長也是可見的天花板。
那么這部分用戶如何留下來?除了游戲語音的工具外,YY想到的是游戲直播來增強用戶的活躍度,以此開拓一個內循環。
其次,即使是在線娛樂的用戶,這部分用戶雖然不會全部轉化,但是他們與游戲的匹配度是很高的,他們至少在這些方面是十分吻合的:屌絲用戶的屬性、男性居多、二八定律等方面,這也是當初為什么YY的轉型在線娛樂能夠如此成功的原因,這一次只不過是再故技重施的反倒一遍。
第二,Twitch的10億美金“誘惑”
相比于第一個原因,以及我接下來要說的第三個原因,這個原因在我看來是最重要的原因。
YY的游戲直播平臺成立已經一年半,這個時候拿出來說要準備大力的搞了,Twitch 10億美金的誘惑肯定是助推了一把。
Twitch現在有獎金5000萬的用戶,根據一份最新的數據顯示,Twitch的流量在全美排第4,超過Hulu、Facebook等我們一眾所熟知的網站。
它的商業模式很簡單,訂閱+廣告,主播分成,游戲開發公司和游戲發行公司很喜歡Twitch,因為他們覺得該網站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可以方便地和自己的粉絲進行直接交互。
但是Twitch的模式在中國行的通嗎?
首先,Twitch是用戶主動上傳,利用軟件把自己游戲直播畫面上傳到Twitch,而國內的則主要還是以知名選手為主,這部分的開銷非常龐大。
其次,Twitch在美國的帶寬成本,曾有報道,基本可以忽略不計,“Twitch自建了機房和各州間的光纖,而在各州和各市,接入AT&T這些電信商是免費的,在美國如果你具備大量的內容,電信運營商會非常樂意開放接入帶寬,因為用戶會為了視頻支付更多的寬帶套餐,內容上和電信商在這里是互盈的。”
但在中國,帶寬的成本是巨大的。
YY的執行副總裁曹津說,“現在的游戲直播有點像早期的視頻,燒錢,買內容,買賽事,買戰隊,靠媒體、廣告賺錢,但抗不到這么長時間。”
也就是說,Twitch的機會大家都看到了,但是至今還沒人能夠將Twitch本土化,YY會怎么做,我也不知道,可能要等到8月份產品正式上線。
第三,游戲機即將入華
Twitch的平臺是多平臺的,Xbox、PS這兩大平臺是重要的主成部分,一個數據是當搭載Twitch流媒體游戲視頻服務的Xbox One上市之后,僅僅在發布后的一周時間里,該款游戲機型在Twitch網站上的游戲播客數量就上漲了22%。
PS、Xbox的游戲天然的含有競技屬性是在Twitch上受到歡迎的主要原因。
而這兩款游戲機,其中Xbox已經確定將在9月入華,京東、天貓、蘇寧等電商的預熱已經開始了,PS也確定將與東方明珠合作。
游戲機的入華市場如何,有很多決定性的因素,但肯定的是這讓產業鏈上下游都看到了機會所在。
微軟、索尼也正在中國積極的推進這項事物的發展。
第四,YY的屬性是經紀人
這一點是我比較早的說過的,YY的平臺屬性已經大成,那么可以延展出很多好玩兒的事情,YY選擇的是以“經紀人”為核心來開展。
從在線娛樂、到在線教育,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YY自己變成了最大的經紀公司,他簽下藝人或老師,進行包裝,然后和他們共享利益。
這一次的游戲直播業務,肯定也將以這個核心來展開。
中國的電競行業還很初級
在前段時間板鄧與YY CEO李學凌的對話中,李學凌認為,“中國還沒有真正的電競行業,YY的游戲視頻直播,我覺得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嘗試,能不能成功,我覺得還要再看。”
李學凌的話可以說是對中國整個電競產業這么多年發展的一次全盤否定,從一個角度來說,這句話是不對的,因為畢竟去年IG,今年的NewBee,再到之前的Sky等,中國的電競史上有很多給玩家們帶來自豪感的頂尖選手。
但從大局的角度,李學凌的全盤否認是正確的,整個電競的產業鏈,選手的培養,等等,都是不足的,不與韓國這個電競大國相比,與歐美一些國家相比都要弱勢很多。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早先電競選手的大部分收入是打比賽,拿獎金,但是國內的聯賽基本稀缺的緊,而且獎金額度不高,所以你經常可以看見職業選手出現在網吧剪彩這樣的活動上。
另外一個例子,現在的電競產業,解說、主播,通過開設淘寶店的方式,比選手掙錢還多,導致很多選手直接就想做解說了,這是很不正常的。
再一個,職業選手的職業生涯是很短的,這是一碗年輕飯,退役后基本選擇成為解說,但畢竟這個行業所需要的人更少,而別的方向,偶爾會有一兩個發展的不錯,但更多的則是消失于眾人,可能連未來的生活都成問題。
電競產業的確現在還存在很大問題。
而今年,雖然國內的賽事逐漸的多了起來,并且例如TI4這樣的比賽能夠把總獎金搞到1000萬美金,情況正在好轉,但是說實話,遠遠不能說及格,電競的職業化依然是一小部分人的專屬。
與幾年前基本以WCG為單一展示窗口的電競產業相比,現在的電競正迎來它最好的時光,無論是資本層面還是玩家層面,都得到了大躍進式發展,在這個節點上,YY宣布8月份將發力繼娛樂、教育之后的第三項平臺型業務——游戲直播平臺。
在外界看來,YY這個時候選擇開拓第三條主要業務線與整個電競行業的大趨勢相關,YY是順勢而為,要做風口的豬,但我覺得YY這么做,至少還有其他的幾個要素。
第一,目標受眾的高度吻合
首先,YY的發展之初,就是游戲語音平臺,第一波用戶的導入應該是從多玩導入的魔獸用戶,我記憶最清晰的是,那個時候的競爭對手有新浪的UT、TMSpeak、Ispeak等等,但是逐漸的YY以免費干掉了TMSpeak這種需要收費的舶來品,以技術干掉了新浪UT等。
而即使是現在YY被定義為在線娛樂的公司了,我們看到的是,他的游戲收入可以達到XXXX,YY的游戲收入主要就是聯運平臺,這塊兒很穩定,但是說實話,這塊兒收入的增長也是可見的天花板。
那么這部分用戶如何留下來?除了游戲語音的工具外,YY想到的是游戲直播來增強用戶的活躍度,以此開拓一個內循環。
其次,即使是在線娛樂的用戶,這部分用戶雖然不會全部轉化,但是他們與游戲的匹配度是很高的,他們至少在這些方面是十分吻合的:屌絲用戶的屬性、男性居多、二八定律等方面,這也是當初為什么YY的轉型在線娛樂能夠如此成功的原因,這一次只不過是再故技重施的反倒一遍。
第二,Twitch的10億美金“誘惑”
相比于第一個原因,以及我接下來要說的第三個原因,這個原因在我看來是最重要的原因。
YY的游戲直播平臺成立已經一年半,這個時候拿出來說要準備大力的搞了,Twitch 10億美金的誘惑肯定是助推了一把。
Twitch現在有獎金5000萬的用戶,根據一份最新的數據顯示,Twitch的流量在全美排第4,超過Hulu、Facebook等我們一眾所熟知的網站。
它的商業模式很簡單,訂閱+廣告,主播分成,游戲開發公司和游戲發行公司很喜歡Twitch,因為他們覺得該網站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可以方便地和自己的粉絲進行直接交互。
但是Twitch的模式在中國行的通嗎?
首先,Twitch是用戶主動上傳,利用軟件把自己游戲直播畫面上傳到Twitch,而國內的則主要還是以知名選手為主,這部分的開銷非常龐大。
其次,Twitch在美國的帶寬成本,曾有報道,基本可以忽略不計,“Twitch自建了機房和各州間的光纖,而在各州和各市,接入AT&T這些電信商是免費的,在美國如果你具備大量的內容,電信運營商會非常樂意開放接入帶寬,因為用戶會為了視頻支付更多的寬帶套餐,內容上和電信商在這里是互盈的。”
但在中國,帶寬的成本是巨大的。
YY的執行副總裁曹津說,“現在的游戲直播有點像早期的視頻,燒錢,買內容,買賽事,買戰隊,靠媒體、廣告賺錢,但抗不到這么長時間。”
也就是說,Twitch的機會大家都看到了,但是至今還沒人能夠將Twitch本土化,YY會怎么做,我也不知道,可能要等到8月份產品正式上線。
第三,游戲機即將入華
Twitch的平臺是多平臺的,Xbox、PS這兩大平臺是重要的主成部分,一個數據是當搭載Twitch流媒體游戲視頻服務的Xbox One上市之后,僅僅在發布后的一周時間里,該款游戲機型在Twitch網站上的游戲播客數量就上漲了22%。
PS、Xbox的游戲天然的含有競技屬性是在Twitch上受到歡迎的主要原因。
而這兩款游戲機,其中Xbox已經確定將在9月入華,京東、天貓、蘇寧等電商的預熱已經開始了,PS也確定將與東方明珠合作。
游戲機的入華市場如何,有很多決定性的因素,但肯定的是這讓產業鏈上下游都看到了機會所在。
微軟、索尼也正在中國積極的推進這項事物的發展。
第四,YY的屬性是經紀人
這一點是我比較早的說過的,YY的平臺屬性已經大成,那么可以延展出很多好玩兒的事情,YY選擇的是以“經紀人”為核心來開展。
從在線娛樂、到在線教育,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YY自己變成了最大的經紀公司,他簽下藝人或老師,進行包裝,然后和他們共享利益。
這一次的游戲直播業務,肯定也將以這個核心來展開。
中國的電競行業還很初級
在前段時間板鄧與YY CEO李學凌的對話中,李學凌認為,“中國還沒有真正的電競行業,YY的游戲視頻直播,我覺得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嘗試,能不能成功,我覺得還要再看。”
李學凌的話可以說是對中國整個電競產業這么多年發展的一次全盤否定,從一個角度來說,這句話是不對的,因為畢竟去年IG,今年的NewBee,再到之前的Sky等,中國的電競史上有很多給玩家們帶來自豪感的頂尖選手。
但從大局的角度,李學凌的全盤否認是正確的,整個電競的產業鏈,選手的培養,等等,都是不足的,不與韓國這個電競大國相比,與歐美一些國家相比都要弱勢很多。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早先電競選手的大部分收入是打比賽,拿獎金,但是國內的聯賽基本稀缺的緊,而且獎金額度不高,所以你經常可以看見職業選手出現在網吧剪彩這樣的活動上。
另外一個例子,現在的電競產業,解說、主播,通過開設淘寶店的方式,比選手掙錢還多,導致很多選手直接就想做解說了,這是很不正常的。
再一個,職業選手的職業生涯是很短的,這是一碗年輕飯,退役后基本選擇成為解說,但畢竟這個行業所需要的人更少,而別的方向,偶爾會有一兩個發展的不錯,但更多的則是消失于眾人,可能連未來的生活都成問題。
電競產業的確現在還存在很大問題。
而今年,雖然國內的賽事逐漸的多了起來,并且例如TI4這樣的比賽能夠把總獎金搞到1000萬美金,情況正在好轉,但是說實話,遠遠不能說及格,電競的職業化依然是一小部分人的專屬。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