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玩P2P,他們到底想干什么?

一邊P2P公司紛紛跑路,一邊上市公司不斷涌入。行業的熱潮帶來了資本的關注,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新玩法。
上市公司進軍P2P,融資?炒股價?占個坑?
上市公司大規模進駐P2P標志著,行業競爭從低門檻的無序發展,進入到了大規模資本競爭,逐步行業規范化,最終形成壟斷定局的階段。所以大家搶在新政策發布出來前,占個座,無可厚非。
金融行業是國計民生之本,政策監管之下,民間資本沒法正大光明的進入。借互聯網的興起,像熊貓煙花這樣的企業,在傳統行業做到壟斷地位,但行業天花板過低,公司上市所聚集的大量資本就涌向了其他行業。
對于上市公司的動作,大家都很容易聯想到用炒高股價。但是資本行業不同于娛樂、游戲,大不了就是錢打水漂。且不論用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投資,來推高股價炒不炒得回本錢。上市公司一旦投資P2P,為其背書就要承擔相應的連帶責任,萬一東窗事發引發的風險,恐怕遠高于一時得益。
項目來源服務與母公司產業鏈?
除了當主營業務來做,P2P也是為上市公司服務的資金渠道。
P2P的理想對象是小微企業甚至個人信貸。小額借貸能夠承擔較高的利息,風險也相對不高。但是初期來看,小額信貸項目積累較難,反而地推的模式有更好的成效。在國內的信譽體系不完善,行業尚不規范的情況下,用戶對P2P概念的接受程度不高。
小額信貸是一塊雖好但很難吃到的蛋糕,而上市公司卻能為P2P提供大量的項目來源。銀湖網上市一個月,大部分受貸方都是母公司熊貓煙花的上下游公司。在國內煙花產業已經占有壟斷地位,對于行業上下游有控制力的,長時間合作的業務往來公司,供應鏈,熊貓煙花可以掌控其業務水平,能更好的控制風險。
包括用友軟件、萬好萬家、順網科技、數碼視訊等眾多上市公司均已通過不同手段參與到P2P行業中來。這樣的起步,看似對于上市公司是雙贏,但是對于投資者來說,監管則存在問題。而且就長期發展來看,回歸點對點的小額信貸才是正途。
金融核心:風險如何控制?
區別于其他草根出身,上市公司背景的P2P被稱為正規軍,倒不是以團隊人員的專業程度為衡量標準,而是上市公司更為投資風險負連帶責任。
但是目前即使有上市公司背書,P2P們仍然沒有能力掌控風險控制的核心,把風險轉移給沒有金融牌照的擔保公司和小貸公司,成為了行業慣用的方式。風險控制的核心是保證借款人到期還款,而國外成熟的金融機構,包括P2P的CapitalOne、Lending Club都積累了小微貸風控審核經驗,自己來做風險控制。
國內的P2P多是草根起家,做互聯網的人來做金融,沒有掌握到風險控制的核心,只能給風險找個下家。但是擔保公司和小貸公司并不是靠譜的選擇。現在大的P2P都越來越謹慎,國有擔保公司自然是最佳選擇。但傲嬌的國有擔保公司顯然還不想趟P2P這趟水,還將是一場持久戰。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biao)簽(qian)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