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微博“倒掉”,他們現在打算扶做短視頻社交的微視上位

7月22日晚,我的朋友圈被兩種消息刷爆。一種是評論小米4和小米手環對業界生態帶來的影響,另一種是參加創投分享會搬家Party的。但在這兩者之間,還有朋友發的另一條消息吸引了我的注意:曾與騰(teng)訊網、騰(teng)訊視(shi)頻一起,并(bing)稱騰(teng)訊網媒三大(da)平臺的騰(teng)訊微博(bo),由于#肉眼可見#的低活躍度(du)等原(yuan)因,雖(sui)然還(huan)會繼續運營,但基(ji)本宣告失敗。騰(teng)訊把下一個寶押在短(duan)視(shi)頻上(shang),調了好多原(yuan)來微博(bo)的人過去。
趕快爬起來看新聞,發現終于倒掉的騰訊微博,也牽扯出騰訊網絡媒體事業群(OMG)內部幾項策略調整以及人員流動:
1. 視頻業務將分為“版權合作”、“平臺運營”、“產品技術”、“客廳業務”等四個部門組成,實現全產業鏈布局。騰訊將加大對視頻業務投入,加強在版權、終端環節的部署。
2.騰訊網與騰訊微博團隊整合,在新聞與社交融合上進行探索。騰訊微博產品運營團隊將被整合入騰訊新聞團隊,以強化整體社交資訊服務功能。
3.微博部分員工則被分流至騰訊微視團隊,騰訊將在微視運營團隊基礎上成立微視產品部;
4.將移動媒體團隊融入到產品平臺中,加速垂直媒體的移動化。
一系列調整過后,只會剩下部分人(ren)員維持騰訊(xun)微博的(de)日常基本運(yun)營(ying)。馬(ma)化騰(teng)拍拍手(shou),放棄了騰(teng)訊微博這個(ge)“防守(shou)型產品”,讓外界明白原來用戶數也不是(shi)萬能的,準備扶植微視(shi)上(shang)位。
給短視頻帶來起色的,恐怕不是騰訊或新浪
我們其實早就提到過:
騰訊微視發布于2013年9月。作為一款獨立的APP,微視的定位是基于開放關系鏈的8秒短視頻分享社區,用戶通過QQ號、騰訊微博以及騰訊郵箱賬號登錄,可以將拍攝的短視頻同步分享到微信好友、朋友圈、騰訊微博。
而新浪微博的主打10秒短視頻的秒拍只比微視略早推出(一個8月底,一個9月底),據說也是2014年的“重點扶持”——新浪微博不僅要重點發展短視頻,還要拿出1000萬元鼓勵原創,短視頻達人簽約后可獲得創意基金。
只是微視這個倡導UGC、大V與分享的產品發布近一年,還沒有把市場完全教育成形的短視頻產品,最正在受到后起之秀美拍的威脅。有趣的是,騰訊曾特地為微視上線不足80天就排進了App Store社交免費榜前三的位置發公告以示鼓勵;而美拍只上線短短幾天時間,就坐到了app store免費榜榜首。
新浪CTO許良杰曾說:“移動短視頻的關鍵不是播放而是分享,只有微博這樣的社交平臺,才可能孕育出秒拍這樣的短視頻應用。”
微視和秒拍的問題在于:他們希望打造的是一個社區,可以讓用戶在其中得到大量信息;但對大多數用戶來說,短視頻的剛需在于記錄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些瑣碎的片段對其他用戶的價值與他們獲取這些信息的成本并并不匹配。
美拍的興起,或許可以讓騰訊和新浪大佬們重新思考一下短視頻這一類面向年輕人的產品定位。與其糾結在到底是6秒、8秒、14秒、3分鐘比較合適,煩惱如何讓大V最大限度的發揮帶動作用,怎樣盡可能鼓勵用戶分享自己拍攝的短視頻,不如專注在為用戶省掉拍攝好視頻繁瑣的學習過程,甚至直接幫助用戶拍攝出更好的內容。畢竟視頻和音頻一樣無法預覽,一旦用戶點了幾條發現沒意思,很快就流失了。
不知騰訊在成立微視產業部時,是否已經想清楚美拍帶起的短視頻熱能燒多久;對于國人來說,通過短視頻進行移動社交,真的是剛需嗎?等到它成為高頻度剛需的那一天,又還要多久?或許正如創投分享會作者周三貓所說,。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qian)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