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驚現吐血割韭菜!區塊鏈+茶的套路,你中招了么?
日前,深圳南山警方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了一起以發行虛擬貨幣為名、行詐騙之實的集資詐騙案。
時間倒退至去年6月15日,深圳南山警方接舉報,稱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以虛擬貨幣“普銀幣”為幌子,存在非法集資犯罪問題。經查,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其官網和收購的“趣錢網”P2P平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資金,并有集資詐騙嫌疑,涉案金額達3億元。
2018年3月28日,南山警方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查封茶葉約10萬餅。據統計,當前受害人超3000人,涉案金額約3 .07億元,最高單個損失約300萬元。目前正在追逃其他犯罪嫌疑人,追繳贓款。
普銀幣之套路
看完上述新聞,大家可能會一臉懵逼。什么?區塊鏈+茶騙了3億?
那就要從這次割韭菜事件的主角“普銀幣”說起了。
據趣錢官網介紹,普銀幣號稱“全球首個本位制數字貨幣”是“普銀集團以10億優質藏茶作為原發本位資產,經由三方倉儲、鑒定、評估、確權后,通過數字加密技術將藏茶資產寫入區塊鏈并發行的本位制數字貨幣”。
其實,說的簡單點就是:“普洱幣”是普銀公司發布的披著“區塊鏈”外衣的具有資產綁定的數字貨幣。
普銀茶業對外宣稱其擁有一批價值10億元的普洱茶(現已被查封),并通過資產數字化創立了“普銀幣”。其自稱普銀幣與藏茶實物資產對應,1枚普銀對應價值1元的普洱茶。投資人所持有的每一枚普銀幣都有對等實物藏茶作為抵押;投資人可將普銀幣放到聚幣網(虛擬交易平臺)上買賣,以此來賺取差價。
期間不乏利用投資論壇、社交網站種種手段投放廣告持續炒作。經過一番狂轟濫炸的宣傳造成一種極為火熱的現象后,普銀成功把羊趕入了羊圈。犯罪嫌疑人操控幣價和發行量,前期給點甜頭繼續穩住投資人,然后進一步擴大普銀幣發行量。
等到大量投資人進圈之后,就到了收線時間,該公司通過惡意操縱普銀幣價格走勢,一度將普銀幣的價格從0.5元拉升至10元,不斷套現,致使投資人手中普銀幣毫無價值,損失慘重。
而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也了解到,在普銀幣百度貼吧,投資者們相互交流經驗從“為什么普銀幣今天猛漲”,“今天怎么又狂跌”,到直到2017年12月份開始變為“普銀錢包里的幣能不能找得回來”。
投資者們開始驚慌,他們找到普銀的辦公地,這家公司幕后老板已經消失,辦公室里只有三三兩兩的工作人員在撐場子,已經形同停業。
傾覆之下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根據通告,普銀公司是將普銀幣放到聚幣網上進行買賣的。那么,做為其虛擬交易平臺的“聚幣網”現在還安好嗎?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聚幣網的運營主體為北京聚幣科技有限公司,而事發后聚幣科技有限公司在工商信息中登記的聯系方式始終未能撥通。
實際上聚幣網已停止運營,有意思的是,在其官網首頁有提示“繼續交易請去www.coinegg.im”。
另外,雷鋒網了解到,雖然“普銀幣”已經正式被警方通報欺詐,但在一家名為“龍幣網”的貨幣交易平臺上,仍處于交易狀態。
根據“龍幣網”交易數據,截至5月17日16:00,普銀幣價格為0.0297元。
吸取教訓,求不割
實際上,類似普銀公司的操作手法在ICO市場中很是常見,普銀幣已經涼涼,那日后還會不會出現“龍井幣”、“紅茶幣”、“巖茶幣”、面條幣”?
很有可能,此時就需要投資者分辨真假。
財經博主南宮遠針對普銀幣詐騙現象發表了三點防騙建議:
1、要警惕實物傳銷、詐騙;
2、看一個項目靠不靠譜,關鍵要看人(創始人創業動機以及犯罪成本都需要仔細分析);
3、遠離自己不了解的人和項目。
而對于普通玩家來說,無論騙局包裝再精美,逃不脫的套路都是一樣的。首先是承諾短期內的高額回報,并在前期讓投資者嘗到甜頭,等到大量投資人下場就是收割韭菜時間。
不被騙的真理永遠是:天上不會掉餡餅。
區塊鏈的投資市場有太多不確定因素,踩坑交學費是大概率事件。所以只有做到不斷學習獨立判斷,以及不貪便宜,才可以避免這些坑。
(轉載:雷鋒網)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