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音樂偶像團體行業研究

一、女子音樂偶像團體行業概況
1、女子音樂偶像團體行業介紹
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粉絲經濟”在近年來成為一個頗受關注的話題。女子音樂偶像團體是演藝娛樂市場中的偶像文化和“粉絲經濟”的典型代表。當今,這類團體在亞洲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和規模效應,其中又以誕生于日本的“AKB48”等“48系”團體為代表。
AKB48自成立以來,取得了顯著的市場成就,甚至將影響力覆蓋至整個亞洲。它在2013年5月成為日本音樂史上單曲銷量最高的女性歌手團體,在日本國內的CD總銷量突破3000萬張。AKB48打造了日本音樂市場的奇跡,并在海外市場推出了相近模式的女子音樂偶像團體,目前其海外姐妹團是分別位于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的“JKT48”和中國上海的“SNH48”。“SNH48”作為AKB48在中國的姐妹團,在這幾年中的發展中也逐漸壯大。它于2012年10月14日正式成立,有114位正式成員,分別組成5個隊伍,分別為SNH48 Team SII、SNH48 Team NII、SNH48 Team HII、SNH48 Team X、SNH48 Team Xll。個性鮮明的成員造就了5個風格完全不同的隊伍,在位于上海市虹口區嘉興路267號的專屬實體劇場——SNH48星夢劇院中演繹了一場又一場令人難忘的公演。
2、女子音樂偶像團體在中日兩國的發展狀況
(1)女子音樂偶像團體在日本的發展歷史
自20世紀70年代的“花之三人組”(成員包括山口百惠、森昌子、櫻田淳子)起,少女偶像團體在日本演藝界始終占據著重要地位,在其發展史上,“小貓俱樂部”、SPEED、“早安少女組”和AKB48等幾個團體可被視為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坐標。
產生于1985年的“小貓俱樂部”被視為20世紀80年代日本娛樂圈的一個奇跡——其成員均為缺乏演藝經驗的中學生,以富士電視臺的節目《黃昏喵喵》為主要演出場所,成立7個月后就登上了日本單曲銷量榜的冠軍,有30首單曲奪下了36個周銷量冠軍。但后來由于團隊成員派系斗爭、丑聞頻發和審美疲勞等問題,“小貓俱樂部”由盛轉衰,迅速解散,此后Et本演藝界進入了為期十年左右的“偶像冰河時期”。
后來出道的平均年齡為12歲的少女偶像組合SPEED,迅速在市場上取得成功,三年間唱片累計銷量突破2000萬張。但在2000年,SPEED由于內訌宣布解散。接棒SPEED出現的“早安少女組”被稱為“國民級少女偶像團體”,其最高銷量單曲唱片(Love Machine}共賣出約165萬張。“早安少女組”的運營模式可以簡化為:通過音樂學校招收研修生以及用民間選秀的模式不斷挖掘培養新人,新人經過“地獄培訓”后出道,依靠以演唱會為主的活動打開知名度,販售各式各樣的周邊產品獲得利潤。 在2002年,其很受觀眾歡迎的成員后藤真希從團體中“畢業”之后,“早安少女組”在日本演藝界呈現人氣下滑趨勢,地位逐漸被后起之秀AKB48取代。
“小貓俱樂部”的創始人秋元康2005年在日本東京秋葉原地區組建的AKB48延續了“小貓俱樂部”的諸多特質,比如:以公開選秀的方式來挑選沒有演藝經歷的少女擔任成員,成員人數眾多,成員既有個人活動也會在內部打亂重組分支,團體成員定位為鄰家女孩,等等。AKB48在2011年有5首銷量過百萬的單曲,并在2013年5月成為日本史上單曲銷量最高的女性歌手。當前活躍在Et本流行音樂市場的少女偶像團體——以“48系”、“早安少女組”、E-girls、“桃色幸運草”等為代表,仍然在Et本音樂市場上占據著重要地位。
(2)女子音樂偶像團體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在中國內地娛樂市場上,最早出現的少女偶像組合是成立于1996年的“青春美少女”。而在同一時期,“早安少女組”在日本出道。同樣為五人組合,同樣以女子偶像團體為定位,“青春美少女”和“早安少女組”有著諸多相似之處。然而,當“早安少女組”成為日本流行音樂市場的一個重要標記時,“青春美少女”的輝煌卻是曇花一現。
“青春美少女”的創建人陳麗卿旅日多年,歸國后挑選出五名平均年齡為14歲的少女組成團體。在日本接受了聲樂、舞蹈等方面培訓的第一代“青春美少女”依循Et本偶像打造模式,一經推出便在當時的中國娛樂市場上迅速取得成功。“青春美少女”于1997、1998年連續兩次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并多次參加央視節目。同時,在當時良好的中日文化交流氛圍下,“青春美少女”也成功進入日本音樂市場。但是,在團體聲勢日上之時, 現了核心成員與經紀公司之間的官司糾紛,第一代、第二代成員陸續出走,“青春美少女”名存實亡。在之后組建的第三、第四代“青春美少女”以“性感”為賣點,推出名為“告別處女時代”的寫真,還全裸代言游戲產品,與組合早期形象完全背離,逐漸為人們所遺忘。
在“青春美少女”之后,2000年至2010這些年間陸續出現過“中國辣妹”、“明駿女孩”、“美眉組合”、“i Me組合”等女子偶像團體,但是均未能取得良好的市場反響,多數已解散。中國內地娛樂市場出現了長期為“Twins”、“SHE”、“4 inlove”、“蜜雪薇琪”等港臺女子音樂偶像團體所占據的局面。
在2010年之后,受“少女時代”、“WonderGirls”等韓國女子偶像團體和AKB48的影響,國內出現了一批新興的女子偶像團體,如“AK98”、“藍寶石少女”、“七朵”、“1931”、“Lunar”、SNH48等。其中成立于杭州的AK98和廣州的“藍寶石少女”兩個組合復制了AKB48模式,以“平民偶像養成”為賣點,成員分為不同隊伍,推出單曲、綜藝節目等。但是這兩個團體在推出后均被冠以“山寨AKB48”的名號,惡評如潮,在兩年之內相繼解散。
在目前尚活躍的女子偶像團體中,“七朵”、“Lu-nar”、“1931”與SNH48滿足了不同層次、背景、地域的消費者需求,分別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七朵”以“中國風”為特色,于2012年出道時在新浪微博、人人網、開心網等社交網站進行營銷,以“美哭了”等熱門詞匯為所謂“引爆點”,其視頻點擊量過千萬。“七朵”的成員全部來自深圳大學,是在國內女子偶像團體中學歷較高的。其團隊形象與韓國的“少女時代”相仿,均以舞蹈為主要賣點。獨特的“中國風”定位讓“七朵”迅速走紅于網絡,但是在后期,其推出的歌曲在旋律上并無大的突破,未能給消費者帶來新鮮感,再加上成員離隊等問題,該團體近年逐漸沉寂。
“Lunar”從上海一家動漫主題咖啡廳起步,以“cos-play”(角色扮演)為特色,從一個地下團體發展成一個正式的少女偶像組合。“Lunar”在發展過程中最主要的舞臺便是“ChinaJoy”等動漫展,演藝經歷始終與動漫、電子競技等高度相關。同時“Lunar”以“少女勵志天團”為標志,始終保持正面積極的形象,頻繁參與官方所組織的活動,如上海市團委等主辦的第二屆上海青年創意匯的舞臺演出等等。
“1931”是基于國內語音視頻直播網站“YY直播”成立的女子團體,依托“YY”這個強大的互聯網演藝直播團隊,可以稱為國內第一個用互聯網思維運營的女子偶像團體。但“1931”也是依循AKB48的模式建立,并將線下劇場演出與互聯網上的演藝直播相結合。然而,其成員素質明顯弱于其他競爭對手,“YY”亦在音樂、影視等方面缺乏運營經驗,因而到目前為止,“1931”暫未進入主流娛樂市場。
SNH48——作為AKB48在中國的姐妹團,自組建之初便獲得了比其他女子偶像團體更多的關注和期待。在經歷前兩期的摸索階段之后,SNH48逐漸在全國范圍內打開局面,從周邊產品銷售、單曲銷售,到劇場演出、“握手會”等活動,SNH48在復制AKB48的基礎之上逐漸確立了自己的特色。
二、女子音樂偶像團體行業規模和發展趨勢
作為被“移植”過來的偶像團體,SNH48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宜在本土化的改造方面有所行動,進行定位的轉型,做好宣傳推廣來擴大影響,并順應環境優勢抓住良好的發展機遇。
1、定位的轉型
SNH48的定位應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是“J-Pop的代言”,第二個是成為國內“新生代”偶像的代表。
J-Pop(即日本的流行音樂)在中國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和市場,作為東亞文化圈流行音樂文化的先驅,J-Pop在中國內地的流行最早是通過港臺流行音樂這一“跳板”。在20世紀80年代,內地流行歌壇自身的創作尚處于起步階段,優秀作品嚴重不足,于是大批港臺歌星演唱的歌曲涌入,在大眾中掀起港臺流行歌曲的熱潮。 而一些占據中國流行樂壇“天王天后”地位的歌手,其代表作中就有不少翻唱自日本流行歌曲,后起的眾多歌手,也從日本流行音樂中“移植”了許多歌曲。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中國內地消費者可以更直接地接觸到J-Pop之后,日本流行歌星也獲得眾多消費者的支持和熱捧。此后,被稱為“日本國民偶像”和J-Pop代表的AKB48也在中國獲得相當的影響力,據傳,在2014年,其成員渡邊麻友在“百度貼吧”中的中國粉絲集資180萬,為偶像貢獻36000張票,人均消費約900元。
與“七朵”、“Lunar”、“1931”等國內其他女子偶像團體相比,SNH48最大的特色和優勢即是其自帶的“48”血統,因此,應該通過吸引日本流行文化愛好者,確立其團體的地位。
在中國,動漫愛好者、日本輕小說愛好者、AKB48粉絲、“J家”0偶像的粉絲、日劇愛好者等深受日本流行文化影響的群體都可被視為SNH48的潛在粉絲。這些群體熱愛且了解日本流行文化,針對這些人群,SNH48除了填詞翻唱AKB48曲庫中的歌曲外,還可積極參與各種與日本流行文化相關的娛樂活動,比如cosplay、動漫歌曲翻唱、“宅舞” 表演等。通過抓住這批具有消費能力和消費習慣的核心用戶,SNH48才能邁向更廣大的舞臺。
中國娛樂市場涌現了一批“新生代”偶像,其中,TFBoys與SNH48這兩個“養成系”偶像團體備受矚目。與傳統偶像相比,“新生代”偶像更靠近粉絲,注重和粉絲的互動。
TFBoys得益于其有效的推廣和巨大的女性消費市場,獲得的關注度和粉絲數遠遠高SNH48“TF—Boys”的被搜索量經常是“SNH48”的十倍以上。由于彼此問具有相似性,SNH4可以選擇與TFBoys進行交叉推廣,聯合互動,形成全新的偶像矩陣。如,SNH48可在活動中邀請TFBoys成員參與,換位演出。目前,兩個團體都曾參演網絡劇,且搜索指數均成倍提高,如果他們進一步再出演彼此的相關微電影、宣傳片以及冠名綜藝,將可通過雙方合作達到共贏,進一步鞏固“新生代”偶像團體代言人的地位。
此外,盡管SNH48的核心受眾是以“御宅族”和動漫愛好者為主,但如果要走向全國市場,必須提高在主流市場的知名度和認可度,因此可以通過參與各地方臺春晚、為演藝前輩進行伴舞伴唱等形式,來提高自身在主流市場中的接受度。
2、做好宣傳推廣來擴大影響力
在宣傳推廣方面,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并盡可能地吸引“粉絲”。充分利用網絡進行宣傳推廣SNH48在發展前期,曾經利用“兔女郎與王思聰”、“四千年最美”、“萬萬沒想到”、“單曲UZA發布”等話題在網絡上提升了關注度。然而,“兔女郎與王思聰”這個事件更多地在互聯網上產生了負面評價,久尚公司這種炒作“網絡紅人”的方法初步提升了SNH48在網絡上的“存在感”,但是難以培養忠實用戶。而“四千年最美”新聞出現之后,個別成員在網絡爆紅,但是對于提升整個團體的關注度而言效果并不明顯 。而“萬萬沒想到”、“單曲UZA發布”等話題則是效果非常顯著地將大量普通網民轉化為其粉絲。由此看來,在后期的發展上,SNH48應該增強自身在各種演藝節目、影視作品、互聯網平臺上的曝光率。
在推廣SNH48的過程中,重要的一點是要提升團體的網絡直播表演對普通網民的吸引力。SNH48的線下劇場演出現場非常火爆,若放到線上,將具有相當的吸引普通網民的潛力,但是其表演過程中不同于常規流行音樂演出的特色環節——如脫口秀、MIX&Call 等,對于普通網民而言太過陌生,因此,在SNH48的宣傳推廣中,應完善網絡直播,利用字幕介紹讓初次接觸SNH48的普通網民能更直接且直觀地了解到所有成員的特點和魅力。另外,還可以有針對性地捧舞蹈教學,提升脫口秀環節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以此提升網絡直播的瀏覽量。
3、借勢上海文化創意發展機遇
2014年,上海市推出《2014年度上海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財政扶持資金申報指南》,將藝術業、休閑娛樂業等作為重點產業領域納人資金扶持范圍。由此,立足于上海的SNH48,可以最大化利用地區政策來為自身謀求更多的發展機會和資金支持。
三、女子音樂偶像團體行業產業鏈分析
1、上游行業
(1)選秀歌手組團打破格局
團體代表:ime
2005年,湖南衛視《超級女聲》造成萬人空巷的收視壯觀,更捧紅了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何潔等一大群樂壇新人。這些由觀眾投票和專業評審選出的選手作為一支新生力量軍團加入到內地音樂大潮中。
針對內地偶像團體稀缺的情況,主辦方也有心力捧當中有潛質的選手,將其進行培訓、包裝,組成團體,打破港臺、日韓組合統領內地偶像市場的格局。在這之中,由快女劉美含、李媛希等5人組成的I me組合成為當中的代表。
(2)經紀公司斥巨資打造
團體代表:AKB48、SNH48
除了電視熒屏選秀脫穎而出的選手外,還有一部分是通過經紀公司自主的選拔活動而被挑中最終形成團體的。
AKB48自成立以來,取得了顯著的市場成就,甚至將影響力覆蓋至整個亞洲。它在2013年5月成為日本音樂史上單曲銷量最高的女性歌手團體,在日本國內的CD總銷量突破3000萬張,年收入10億美元,你要知道,即便在華語樂壇的巔峰時代,一二三四五線歌手在大陸的唱片銷量加在一起,也不過5000多萬張而已。
2、下游行業
(1)SING女團在酷狗音樂的強大后盾下,不論線上資源,還是線下渠道都占據了“先天”優勢。
酷狗旗下繁星直播致力于打造音樂直播平臺,這里聚集著大量愛唱歌的優質主播,是女團后備軍的“儲備庫”。每位成員通過直播平臺培養了自己的專屬粉絲,每天保證一定時間的直播節目,通過才藝展示和積極互動贏得粉絲的打賞和禮物(鮮花、轎車等)。同時,從直播平臺快速積攢的人氣,也為女團周邊售賣、商演、代言等延伸發展提供足夠的底氣。
另外,酷狗音樂多年積累的用戶基數為女團帶來了可觀流量,通過酷狗LIVE還能為女團發展線下演唱會提供技術支持。在多渠道平臺“線上+線下”的完美結合下,一條“造星+助星+星粉互動”的健康產業鏈逐漸形成顯現。
業內預言,在“眾創”的大環境下,國內女團市場至少還有5倍的空間。未來一兩年內,會有更多的偶像團體涌現,甚至出現“百團大戰”的盛況,競爭將十分殘酷。
所以,雖然少女團體正在經歷集中面世,但能否成功,不僅取決于資本的力量,一線的音樂制作水準、偶像打造能力也是不可或缺。在造星文化逐漸成為主流的今天,一條健康完整的產業鏈或許將成為未來女團搶奪市場的關鍵。
(2)SNH48攜手知名游戲研發企業協同打造新形態音樂手游
2015年10月20日,SNH48宣布與知名創業板上市游戲研發企業正式達成跨界合作,以SNH48的偶像形象為原型打造全新形態的音樂手游產品。SNH48首款專屬音樂手游簽約活動當天,曾身為中國游戲產業元老級企業家,獲評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公布的“中國游戲產業十年十大人物”之一的上海絲芭傳媒集團董事長王子杰先生,攜入選第二屆SNH48偶像年度人氣總決選TOP16的萬麗娜、馮薪朵、陸婷、趙粵、曾艷芬五名人氣成員親自出席了簽約儀式,現場見證了標志SNH48正式進軍游戲產業的這一重要時刻。簽約完成后,在該游戲CEO許斌先生的陪同下,成員們參觀了該游戲研發中心及SNH48游戲研發項目的研發現場,并在研發人員的指引下,成員們參與了正在研發中的游戲產品的試玩,親身感受到了這款研發中的SNH48專屬音游產品的魅力。據悉,這款創新感十足的手機游戲在正式進入目前的產品化研發之前,已進行了長時間的前期基礎研發和數據采集,應用動作捕捉器技術采集了大量SNH48成員的舞蹈動作,并啟用了臺灣地區的業內頂級美術設計團隊,力爭達到最佳制作效果。這款游戲預期最快將于2016年初完成研發并逐步投入測試。
(3)SNH48攜多部影視作品與游戲企業聯手打造IP游戲產品
除已公布的音樂手機游戲產品外,SNH48這個超級IP也可用以研發戀愛模擬,戀愛養成,偶像養成,音舞對戰,卡牌游戲等多種類型的游戲產品。除SNH48本身的IP價值外,絲芭傳媒旗下的影視發展平臺也將陸續拍攝和發行由優秀的網絡文學和經典小說IP改編的,由SNH48人氣成員參演的多部網絡連續劇,電視劇,大電影和綜藝節目,其中有改編自古龍經典名作的高顏值古裝偶像連續劇《楚留香新傳之桃花傳奇》,青春奇幻網絡連續劇《青春的約定》,知名網絡文學IP《天才小毒妃》系列、《我的貼身校花》系列,《寵后之路》等,并有眾多正在策劃階段的影視作品將陸續公布。這些作品一經發布就在影視市場上獲得了極佳的反響,并獲得包括播放平臺在內的眾多影視機構的青睞和眾多合拍的合作意向。這些影視作品的推出無疑將為SNH48進軍游戲產業提供新的砝碼。
3、行業競爭及女子音樂偶像團體優勢分析
(1)分布式生產
SNH48的本質不是偶像組合,而是一個大型女子堂會,她的直接競爭對手就是德云社和劉老根大舞臺……但是她的穩定性卻遠遠比二者要強。
德云社和劉老根大舞臺是一個中心化生產單位,如果沒有了郭德綱和趙本山,就不復存在了。同時,培養一個新藝人(徒弟)需要花很多錢,而藝人一旦成名,又都想單飛,這就陷入了一個邏輯死循環里。
而SNH48是一個分布式的生產單元,在建隊之后,陸陸續續有多人退團,但對整個團體影響都也不大。與傳統偶像團體一旦有關鍵成員單飛就會衰落不同,SNH48模式先天就有可以不斷持續的生命力。
這讓我想起美國硅谷的一家公司,利用比特幣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思路,做了一個分布式太陽能電網。這個系統下的太陽能設備,不再需要跟傳統的電網并網,而是直接通過P2P的方式,自動從發電量富余的鄰居家低價的購買電能,這個過程完全由機器間的智能合約自動完成。也就是說,可能有一天我們再也不需要國家電網了!類似這種各行各業的分布式生產,是當前工業領域最大的一個投資機會。
(2)互動養成模式
傳統的偶像團體,都是“造星模式”的產物。首先要找市場空白點,確定一個團隊中的角色(漂亮、可愛、高冷、呆萌等等),招募符合的成員,再經過長時間的封閉訓練,完全打磨成一個成熟偶像之后再推向市場。接下來通過經紀公司的包裝和運作手段,來營造神秘感,驅動粉絲們“追星”。后來有了“選秀模式”,就多了一種玩法。首先定義選秀的方向,是按唱歌選(好聲音)、跳舞選(舞出我人生)、還是按身材選(新絲路模特大賽)。然后先招募一些普通人,通過專家評審、粉絲投票來層層篩選,最終選出合適的人組成團隊。接下來就回到老路上,封閉式培訓,打磨完善,包裝運作。但是SNH48的模式完全不同,她既不是“造星模式”,也不是“選秀模式”,而是“養成模式”。
類似于一個網絡養成游戲,SNH48在互聯網上招募一大群美少女,在她們還是個普通人的時候,就直接推到粉絲們面前。這些少女一邊接受專業訓練,一邊在專屬小劇場里不斷演出,還有握手會、集章、年度總決選等活動,有點像一個長期不間斷的選秀舞臺。
因為是半成品偶像在小劇場演出,票價也便宜,偶像和粉絲間可以近距離接觸,優缺點你都能看見。而且這些偶像要通過獲得你的選票,才能爭取到公司的資源,比如宣發機會、登臺機會、周邊產品機會等等。
SNH48,把追星這件事變成了一個造星的網絡游戲,偶像們每一個成長的關鍵時刻都需要借助粉絲的力量。在這個過程中,雙方就產生了一種類似家人朋友的感情,這使得SNH48粉絲的凝聚力和行動力都極強,完全不同于一般偶像和粉絲的弱連接。這就是為什么只有27萬粉絲的黃婷婷,發行新單曲《青春閃電》后,在百度KING榜上居然能穩壓525萬粉絲的許嵩奪冠。
(3)C2M(客戶對制造商)
傳統的造星模式,市場調研——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市場銷售,典型的B2C路線。這個模式的問題在于,如果你在前面任何一個環節犯了錯誤,投入的所有資金都可能打了水漂,同時在你封閉訓練的過程中,市場上可能已經有人填補了這個空白。
選秀模式,模塊化半成品提供——客戶需求收集——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市場銷售,這是C2B模式。這個模式稍好,按照客戶訂單,以需求拉動研發和生產,庫存少,風險低。但是問題在于,你只是在最初期多給了客戶幾個選項,研發制造期間,還是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做的,客戶的忠誠度其實很低。而SNH48的養成模式,模塊化半成品提供——客戶參與設計——半成品改進——客戶消費并參與改進……循環往復,它的研發、生產、制造和消費過程,始終是并行的,它的設計始終和客戶是一起完成,整個產品也是不斷的迭代的。所以最早的小米其實就是真正的C2M,盡管他那時連工廠都沒有。因為,C2M和C2B最大的區別,不是訂單數據進不進工廠,而是客戶對產品研發設計的參與程度,客戶參與度越大,C2M才越有價值。
(4)范圍經濟
在過去,我們創造一個明星產品,然后把他推銷給所有人。越多的人用,價值就越大,6400萬粉絲的“林志穎”,一定就比27萬粉絲的“黃婷婷”能量大。
做一款強勢產品,致力于把市場占有率拉到100%,賣給所有人,獲得規模經濟,這就是傳統工業家的做法。
但是今天SNH48的出現,意味著另外一種商業形態的興起,這就是范圍經濟。SNH48瞄準的群體,是15-20歲的“宅男”,她天然就是一個很有限的市場,比林志穎這種老少通吃的市場是要小眾得多,所以她的范圍是被固定的。
近年來,隨著日韓偶像女團市場趨近飽和,大陸女團呈現井噴跡象:王思聰簽約的韓國女團進軍中國,浙江衛視制作了少女團體養成類綜藝節目,東方衛視也公布了女團招募計劃。
偶像團體井噴的年代,多數女團都在發展之初,為了增加曝光度處于大量燒錢階段。然而,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標的”,在提高人氣的同時探究健康的盈利模式,才能讓女團在娛樂資本市場上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內地女子偶像團SNH48在迎來建團三周年之際已正式公布將以偶像養成和粉絲經濟為依托,積極推出和推進影視、綜藝、游戲、動漫和時尚品牌等多個領域的內容自制的全新發展戰略。作為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SNH48將以自身偶像藝人,音樂內容,品牌影響力和海量粉絲群體所形成的超級IP價值為基礎,并兼顧旗下絲芭影視的由知名網絡文學和經典小說改編或自身原創的多部影視作品的游戲化權利,正式進軍網絡游戲行業,此舉業已受到了各大游戲廠商的廣泛關注。據悉,SNH48的合作伙伴亞洲女子偶像天團AKB48及其子團早在幾年前開始就陸續授權了多達20多種的針對手機,游戲主機和街機的涵蓋音樂模擬,戀愛模擬,偶像養成,音舞對戰,卡牌游戲等多類型的授權游戲產品并以其強大的粉絲基礎為后盾,取得了可觀的市場收益,每年從游戲授權業務所獲得的版權金和游戲分成金收入最高時達到按當年匯率計算每年1.3億美元的規模,令人印象深刻。在人口基數和游戲市場規模遠遠大于日本的中國,SNH48進軍游戲業務的市場前景,尤其令人期待。
四、部分相關企業研究
1、上海絲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上海絲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秉承“夢想,汗水和堅持”的文化價值觀,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正在逐步成長為目前全球華語區最炙手可熱的大型女子偶像團隊和擁有眾多工作人員和成員的大型偶像培育平臺。

2、深圳市華音世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深圳市華音世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駐立于深圳寶安新中心區,是一家集藝人包裝、藝人演藝、大型晚會、企業年會、宣傳策劃、專輯發行、歌曲創作于一體的綜合型文化公司。

3、北京熱度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熱度傳媒是一家在線演藝經紀公司,擁有簽約藝人超過3000人,專注于主播藝人的培養、挖掘、包裝與推廣,隸屬于北京熱度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4、上海露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上海露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偶像團體制作公司,從事對藝人的包裝宣傳推廣,后期視頻剪輯,拍攝,特效等。

五、總結
女團成功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找到一個可以同時處理好符合科技發展趨勢、靠近主流媒體、融合日韓經驗與中國地域文化、團體內部關系、團員離隊等關鍵的運作模式,是未來中國本土偶像女子團體是否成功的關鍵。

已獲A輪
成立時(shi)間(jian):2012-04-05
露娜文化傳播
上海露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偶像團體制作公司,從事對藝人的包裝宣傳推廣,后期視頻剪輯,拍攝,特效等。
已(yi)獲A輪
成立時間:2011-09-29

熱度傳媒
熱度傳媒是一家在線演藝經紀公司,擁有簽約藝人超過3000人,專注于主播藝人的培養、挖掘、包裝與推廣,隸屬于北京熱度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不明情況
成立時間:2011-05-19
華音世紀
深圳市華音世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駐立于深圳寶安新中心區,是一家集藝人包裝、藝人演藝、大型晚會、企業年會、宣傳策劃、專輯發行、歌曲創作于一體的綜合型文化公司。
已(yi)獲(huo)C輪
成立時間(jian):2010-05-19
絲芭傳媒
上海絲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秉承“夢想,汗水和堅持”的文化價值觀,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正在逐步成長為目前全球華語區最炙手可熱的大型女子偶像團隊和擁有眾多工作人員和成員的大型偶像培育平臺。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qian)
精華文(wen)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