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化的娛樂產業發展研究

一、高科技泛娛樂(High tech Entertainment,簡稱HTE)
高科技泛娛樂(High tech Entertainment,簡稱HTE)是指在科技與網絡技術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對多樣性文化產品和服務需求日益強烈的情況下,娛樂產業突破傳統的發展領域,產業功能不斷進化,實現同一內容的多領域共生,前所未有的擴大了娛樂產業鏈,其受眾群體也因此成幾何倍數擴增。
以移動互聯網為核心的新科技浪潮,徹底改變了我們娛樂的方式,不僅大幅地降低了人們的娛樂門檻,也前所未有地提升了娛樂生活的比重。當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閱讀、聽歌、觀影和游戲時候,生活就是娛樂,娛樂就是生活,兩者之間的界限開始被全面打破。互聯網產業的蓬勃發展,推動了以網絡游戲、網絡文學、數字短片、數字音樂、數字電視電影、動漫和數字出版物等為主題內容的數字娛樂產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同時也將泛娛樂的模式豐富化。
二、高科技給娛樂產業帶來的變化
現在是一個高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生活中有很多事物跟隨者科技發展的步伐而快速更新換代,而有些事物卻因為固步自封而走向了滅絕的道路。就如同我們平常所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只有跟隨著社會發展的腳步才能夠是自己存活下來,變得強大起來。現在這個社會可以說各行各業都離不開高科技,各種電子產品、各種智能設備在生活中的普遍使用就體現了這一點。這也可以說是娛樂產業搭上了高科技的順風車,能夠更好的為現代人服務。
說起娛樂業,我們可能會想到電影、卡拉OK歌舞廳、音樂茶座、臺球、高爾夫球、保齡球場、網吧、游藝場等娛樂場所。其實電影、音樂、電視、廣播等大眾媒體也可以列為娛樂業,如:快樂大本營等。如果這些娛樂業與高科技牽了手,那可以說是一個妙筆生花的事情,就比如說現在的智能設備、游戲行業、動漫、電影等等,如果你對這些產業有所關注,就會發現這幾年這些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不再是人們記憶中的樣子,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他們變得很神奇,這就是高科技的力量,它讓你體會到與眾不同的感覺。就比如說以前的手機只能打電話、發短信,而現如今的智能手機,它能夠上QQ、微信、可以安裝各種APP,讓你足不出戶就能夠完成你的工作,在手機上點幾下,你需要的東西送到了面前,在手機上點幾下就能夠完成以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夠完成的事情,這就是高科技的力量,高科技讓社會變得簡單,也讓我們做事更有效率。
三、娛樂產業中高科技化典型案例介紹
1.人工智能
2014年聽得最多的一個詞,也許是“智能”,智能手機、智能腕表、智能家居、智能電視、智能汽車,隨著智能設備潮流不斷的升溫,好像我們馬上就可以進入到一個科幻世界里面了,我們的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馬上就要聰明起來了。
智能電視知道你要看什么;智能腕表知道你的身體狀況;智能家居可以遠程遙控,在你回家之前打開空調,打開電飯煲;智能汽車已經不需要你駕駛了,設定好終點就可以到達目的地了。
智能化是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人們的生活也將隨著智能科技的發展而改變。近幾年來,智能手機、智能電視行業迅速發展壯大,漸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產品。不僅僅是手機與電視,從谷歌推出第一代GoogleGlass的時候開始,智能可穿戴產品市場就已開始萌芽。有人說接下來的時代是智能可穿戴的時代,是以傳感器感知的時代,可穿戴的前景一片光明,而也有聲音對于它的未來提出質疑,原因是目前的產品功能泛泛,真正能夠滿足人們強需求的功能還非常匱乏,因而還難言它能撐起科技的發展方向之重。智能可穿戴是否就代表著未來?這或許是一個時代的命題,它考驗的不僅僅是產品設計者的智慧,也是身處這個時代每一個參與者的共同使命。
雖然說在智能設備方面還有很多異議,但從社會發展腳步來說智能設備肯定是大勢所趨,只要技術足夠成熟,我相信不久的將來必將成為主流的設備。但與此同時,在關注易用性的同時,安全問題可能是各種智能設備將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
2.游戲產業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玩具的種類從單調走向豐富、從手工制作走向高科技控制,游戲的發展從戶外走向室內、從參與集體活動為主走向單人獨自玩樂為主,其發展變化的過程反映了整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變化。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電子游戲成為這一時期青少年最熱衷的游戲活動。最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一些大城市的公共場所就出現了街機這樣的大型電子游戲機,如任天堂公司的《超級瑪利》、《大金剛》、《小蜜蜂》等,那是青少年首次接觸到的高科技游戲。1986年,國家投巨資開發推廣了仿APPLE-Ⅱ的中華學習機,青少年能夠在初次接觸計算機的同時接觸到一些簡單的電子游戲。到上世紀90年代初,任天堂的8位游戲機FC開始出現在國內市場上,以FC游戲機為內核的中英文電腦學習機也很快被中國廠家開發出來,如裕興電腦學習機、科特學習機和金字塔學習機等,其中營銷最成功的應屬小霸王486學習機,一句“你拍6,我拍6,小霸王出了486”的廣告詞傳遍了全國各地。在這之后不久,體積小攜帶方便的掌上游戲機來到孩子們手中,大街小巷里常看到一些青少年一邊走路一邊低頭玩著各種掌上游戲機,“俄羅斯方塊”是那時最流行的掌上機。
2000年以后,計算機開始逐漸普及,互聯網進入家庭。青少年一邊同世界其他國家的孩子同時享受著PS2、X-BOX和NGC等最新游戲機、掌上機、手機的游戲,一邊通過網絡隨時隨地和相距千里之外的網友在同一個游戲里交流玩樂。電腦網絡游戲把人與機器之間的死板、程式化游戲模式轉變為人與人的交流,使游戲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有了很大改善。青少年在游戲中獲得了充分的主動性,滿足了對社交的需求,電腦網絡游戲從此成為青少年的最愛。
3.電影產業
進入90年代以來,以數字化為代表的電影藝術的技術性革命將對電影文化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在回顧電影行業的發展歷史我們也可以看出,每一項新技術在電影中的運用在開始時總是遭到冷落的,因為人們已經適應了舊的技術所提供的創業法則。比如聲音同步技術的應用開始遭遇到冷遇是因為人們認為已經找到僅靠畫面敘述事件、表態情感的方法。而當人們認識到聲音的強大敘事和表意功能并將它成功地運用到電影創作中時,就再也沒人去拍攝無聲電影了。這正是電影藝術成功的整合了聲音技術的結果。與聲音技術相比,現代技術所提供的以數字化為代表的高科技技術的潛能會更大。可以想象,它一旦成功地被電影藝術所“消化”,將會顯示出無窮的魅力,電影的幻覺的力量也會被發揮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問題在于,在這樣一個崇尚平面化的、無主體意識的、零意義的后現代社會中還需不需要電影“為內心服務”?如果人們僅僅想從電影那里得到感官的刺激,那么電影很快就會消亡,而促成這一消亡的不是別的,正是科技的發展。因為在數字化電影的新鮮感還沒有完全消失時,賦予電影“數字化力量”的科技技術又給人們帶來了更舒適、更個性化、更過癮的刺激工具。
4.動漫產業
中國的動畫業,也曾經輝煌過一段時間,曾有過《大鬧天宮》、《三個和尚》、《牧笛》、《小蝌蚪找媽媽》等好作品。但遺憾的是,我們在20世紀80年代后就有點兒落伍了,在以后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淪為國外企業的廉價加工廠。現在,美、日、韓又逐漸將加工基地轉移到更廉價的南亞地區,而國內3億兒童的廣大的產業市場,成為其爭奪的對象。面對美、日、韓的經濟與文化的入侵,國家廣電總局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扶持中國本土動畫的發展。2003年,動漫產業經濟被國家信息產業部預測為未來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是中國最具發展的新型產業之一。同年,動漫產業被國家廣電總局列為重點扶持的文化產業。國家先后出臺了《影視動畫業“十五”期間發展規劃》、《關于加強動畫片引進和管理的通知》、《關于發展我國影視動畫產業的若干意見》、《關于促進我國動畫創作發展的具體措施》、《文化體制改革試點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若干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等相關政策,2005年9月,成立了“國家動漫產業扶持政策起草小組”,鼓勵并扶持具有民族特色和豐富文化內涵的國產動畫片。國家廣電總局要求省級以上的電視臺開辦動畫頻道或動畫欄目,并要求播放60%以上的國產動畫片,停止有玩具開發的國外動畫片的播放。很多地方政府也看到了動漫產業發展的潛在市場,紛紛以政府引導建立動漫產業基地和動漫教育基地。至今已建立了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傳播大學、吉林動畫學院、浙江中國美術學院等動漫教育基地。建立了以北京、上海、杭州為中心的動畫產業基地。
動漫產業已被定義為高科技產業、朝陽產業,全國各地也正在興起一股創辦“動漫基地”的熱潮,由于其產業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各地發展動漫產業必須遵循其規律,同時,無論是美國、日本還是韓國,在發展動漫產業中,都是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和特點。美國的高科技技術的大量使用、日本以漫畫市場為基礎的發展模式、韓國重視個性化與網絡技術的發展方向等等成功范例都值得中國企業借鑒。現在中國的動漫產業雖然很熱,但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必須從制作加工外銷型,轉變為原創型,圍繞這種模式的轉換,要解決的問題有:人才的儲備、原形創作意識的加強、產業體系的構成轉變。
四、寫在最后
在這個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高科技年代,但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產品的核心功能。所以要記住核心功能是產品的立足之本。
不論科技如何發展,不論對于產品的層級劃分如何,每款產品最核心的層級是它能夠提供給消費者的最本質、最基本的需要。就如手表,最初人們選擇它是方便于隨時查看時間,此時它最核心的產品屬性就是時間計量功能。然而隨著手機使用的增多,手表并不是人們獲知時間的唯一途徑,因而查看時間的需求大量轉移,但是也還會有很多人欣賞手表的機械精細加工,將它的精度文化視作獨有品味加以推崇。
從表面上看,人們的關注點由計時轉向了其它外延的內容,對于同一款產品的喜愛隨時間或人群的不同發生了一些變化,但實質上手表追求準確計時這一核心功能并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試想當一塊手表走時不準,它的主人仍會將其視為精度文化的體現,那時不論它使用的什么材質,亦或是什么樣的款式,一旦偏離了它核心的計時功能,留下的就是一堆零散的材質。
回歸功能性,滿足人們最根本、最緊迫的需要,是產品得以存在的最終理由。而準確捕獲這些需求、開發出解決實質問題的產品,依靠的是產品規劃者們更高遠的眼光,更無我的出發。摒棄抄襲模仿,拒絕人云亦云的追逐,偉大的產品從來都只出自于自省自明的心,而不是其它。
可喜的是從一些產品上我們已經能夠感受到積極的變化,雖然它們可能還不能立竿見影,給使用者解決多少實質性的問題,但正是在這種稚嫩和新奇之中迸發的力量在漸漸積蓄,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在不經意間這顆火種就將智能科技的光熱傳遞到我們每個人身邊。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