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uo)人民銀(yin)行今日在網站上正式公布了《非(fei)金融機(ji)(ji)構支付服務(wu)管(guan)理辦(ban)(ban)法(fa)(fa)》全文,辦(ban)(ban)法(fa)(fa)規(gui)定未經(jing)中國(guo)人民銀(yin)行批準,任何(he)非(fei)金融機(ji)(ji)構和個人不(bu)得從事或(huo)變(bian)相(xiang)從事支付業務(wu)。該方(fang)法(fa)(fa)已經(jing)2010年5月19日第7次行長辦(ban)(ban)公會議通過,自2010年9月1日起施(shi)行。
辦法所稱非金融(rong)機(ji)構(gou)支付(fu)服(fu)務(wu),是指非金融(rong)機(ji)構(gou)在(zai)(zai)收(shou)付(fu)款人(ren)之間(jian)作為中介機(ji)構(gou)提供部分或(huo)全部貨幣資金轉移服(fu)務(wu),這(zhe)意味(wei)著(zhu)支付(fu)寶、財付(fu)通(tong)、快(kuai)錢等(deng)第(di)三方支付(fu)機(ji)構(gou)均在(zai)(zai)管理之列。
辦(ban)法(fa)規(gui)定,非金融機構如果要提(ti)供支付服(fu)務,應當(dang)依據本辦(ban)法(fa)規(gui)定進行申(shen)請取得(de)《支付業務許可證》,成為支付機構。
對(dui)于(yu)本辦法(fa)(fa)實施前(qian)已經從事支付(fu)業務的非金融(rong)機(ji)構,應當在本辦法(fa)(fa)實施之日(ri)起1年(nian)內申請取(qu)得(de)《支付(fu)業務許(xu)可(ke)證》。逾期未取(qu)得(de)的,不(bu)得(de)繼續從事支付(fu)業務。
以下為全文:
中國人民銀行令〔2010〕第2號
根據(ju)《中(zhong)華(hua)人(ren)(ren)(ren)民(min)共和國(guo)中(zhong)國(guo)人(ren)(ren)(ren)民(min)銀行法(fa)》等(deng)法(fa)律法(fa)規,中(zhong)國(guo)人(ren)(ren)(ren)民(min)銀行制定了(le)《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fa)》,經2010年(nian)5月19日第(di)7次行長辦公(gong)會議通過,現予公(gong)布,自2010年(nian)9月1日起(qi)施行。
行長:周小川
二〇一(yi)〇年六月(yue)十四日
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tiao)為促進支(zhi)(zhi)付(fu)服務(wu)(wu)市場(chang)健康發展,規范(fan)非金融機構支(zhi)(zhi)付(fu)服務(wu)(wu)行為,防范(fan)支(zhi)(zhi)付(fu)風(feng)險,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hua)人民(min)共和國中國人民(min)銀行法》等(deng)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di)二條本辦(ban)法所(suo)稱非(fei)金融機(ji)構支付(fu)服務,是指非(fei)金融機(ji)構在(zai)收(shou)付(fu)款人之間作為中介機(ji)構提(ti)供下列部分或全部貨幣資金轉移服務:
(一)網絡支付(fu);
(二)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
(三(san))銀行卡(ka)收單;
(四)中國人民銀行確(que)定的其他支(zhi)付服務(wu)。
本辦法(fa)所稱網絡(luo)支(zhi)付(fu)(fu),是指依托公共網絡(luo)或專用網絡(luo)在收付(fu)(fu)款人之間(jian)轉移貨(huo)幣資金的行(xing)為,包括貨(huo)幣匯兌、互聯(lian)網支(zhi)付(fu)(fu)、移動電話(hua)支(zhi)付(fu)(fu)、固定電話(hua)支(zhi)付(fu)(fu)、數字電視支(zhi)付(fu)(fu)等。
本辦法所稱預(yu)付(fu)卡,是指以營(ying)利為目的(de)發(fa)行(xing)的(de)、在發(fa)行(xing)機構之外(wai)購(gou)買商(shang)品或服(fu)務的(de)預(yu)付(fu)價值,包括采取(qu)磁條、芯片等技(ji)術以卡片、密碼等形式發(fa)行(xing)的(de)預(yu)付(fu)卡。
本(ben)辦(ban)法所稱銀(yin)行(xing)卡收(shou)單,是指通過銷售(shou)點(POS)終端等為銀(yin)行(xing)卡特約商戶(hu)代收(shou)貨幣資金的行(xing)為。
第三條非金融機構提(ti)供(gong)支付服務,應(ying)當(dang)依據本辦法規定取得《支付業(ye)務許可證》,成為支付機構。
支付機構依法接(jie)受(shou)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督(du)管(guan)理。
未(wei)經(jing)中國人(ren)民(min)銀行批準,任(ren)何(he)非金(jin)融機構和個人(ren)不得從(cong)事(shi)(shi)或變相從(cong)事(shi)(shi)支付業務。
第(di)四條支(zhi)付(fu)機(ji)構(gou)之間的貨(huo)幣資金(jin)轉移應(ying)當委托(tuo)銀(yin)行(xing)業(ye)金(jin)融機(ji)構(gou)辦理,不(bu)得通過支(zhi)付(fu)機(ji)構(gou)相(xiang)互存放貨(huo)幣資金(jin)或委托(tuo)其他支(zhi)付(fu)機(ji)構(gou)等形式辦理。
支付機構不得辦理銀(yin)行業(ye)金融機構之間的貨幣資金轉(zhuan)移(yi),經(jing)特別許可的除外。
第(di)五條支付機構應(ying)當(dang)遵循安全、效率、誠信和公(gong)平競爭(zheng)的原則,不(bu)得損害國家利益(yi)、社會(hui)公(gong)共(gong)利益(yi)和客戶(hu)合法權益(yi)。
第六條支(zhi)付(fu)機構(gou)應當遵(zun)守反(fan)洗(xi)錢(qian)的有關(guan)規定,履(lv)行反(fan)洗(xi)錢(qian)義務。
第二(er)章申請與許可
第(di)七條中(zhong)國(guo)人民(min)銀行負責《支付(fu)業(ye)務(wu)許可證》的頒發和管(guan)理。
申請《支(zhi)付業務許(xu)可證》的,需經所在地中(zhong)國人民銀行(xing)分支(zhi)機構審查后(hou),報中(zhong)國人民銀行(xing)批準。
本辦法(fa)所稱中(zhong)國人(ren)民(min)銀(yin)行分支機構(gou),是(shi)指中(zhong)國人(ren)民(min)銀(yin)行副省級城(cheng)市中(zhong)心支行以上的分支機構(gou)。
第八條《支付業務許(xu)可(ke)證》的申請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在中華人民共(gong)和國境內(nei)依法(fa)設立(li)的有(you)限(xian)責(ze)任公(gong)司或股份(fen)有(you)限(xian)公(gong)司,且為非金融機構法(fa)人;
(二)有符合本辦法規定(ding)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e);
(三(san))有符(fu)合本辦法規定的出資(zi)人;
(四)有(you)5名以(yi)上熟悉支付業(ye)務的高級管理人員;
(五)有符合要求的反洗錢措施;
(六)有符合要(yao)求(qiu)的支付業務設施;
(七)有健全的組(zu)織機構、內部控制制度和風險管理措(cuo)施(shi);
(八)有符合(he)要求(qiu)的(de)營業場所和安全保障措施;
(九(jiu))申請人(ren)及其高(gao)級管理人(ren)員最近3年內未因利用支(zhi)(zhi)付業務實施違(wei)法(fa)犯罪(zui)活動或為違(wei)法(fa)犯罪(zui)活動辦理支(zhi)(zhi)付業務等受過處罰。
第九條申請(qing)人擬在全國范圍內(nei)從事支付業(ye)務的,其(qi)注冊(ce)資(zi)本最低限額(e)為1億(yi)元(yuan)人民幣;擬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nei)從事支付業(ye)務的,其(qi)注冊(ce)資(zi)本最低限額(e)為3千萬元(yuan)人民幣。注冊(ce)資(zi)本最低限額(e)為實繳貨(huo)幣資(zi)本。
本辦(ban)法(fa)所稱在全(quan)國范圍(wei)內從事支(zhi)(zhi)付業(ye)務,包括申請人跨省(自(zi)治(zhi)區、直轄市(shi))設(she)立分支(zhi)(zhi)機構(gou)從事支(zhi)(zhi)付業(ye)務,或(huo)客戶可跨省(自(zi)治(zhi)區、直轄市(shi))辦(ban)理(li)支(zhi)(zhi)付業(ye)務的(de)情形(xing)。
中國人民銀行根(gen)據國家有關法(fa)律(lv)法(fa)規(gui)和政(zheng)策(ce)規(gui)定,調整申(shen)請(qing)人的(de)注冊資本最(zui)低限額(e)。
外商投資(zi)(zi)支付機(ji)構的業務范圍(wei)、境(jing)外出資(zi)(zi)人(ren)的資(zi)(zi)格條件和(he)出資(zi)(zi)比(bi)例等,由中國(guo)人(ren)民銀行另行規定(ding),報國(guo)務院(yuan)批準。
第(di)十條申請人的主要出資人應(ying)當符合以(yi)下(xia)條件(jian):
(一)為依法設立的(de)有(you)限責任(ren)公司或(huo)股份(fen)有(you)限公司;
(二)截(jie)至申請日,連續為金融機構提供信(xin)息(xi)處理支(zhi)持服務2年以(yi)上,或連續為電(dian)子(zi)商務(電(dian)商頻(pin)道)活動提供信(xin)息(xi)處理支(zhi)持服務2年以(yi)上;
(三)截至申請(qing)日,連續盈利2年(nian)以(yi)上;
(四)最近3年內未(wei)因利用支付業務實施(shi)違法犯罪活動或為違法犯罪活動辦理支付業務等受過處罰。
本辦法所稱(cheng)主要(yao)出(chu)(chu)資(zi)人,包(bao)括擁有(you)申請人實際控制權(quan)的(de)出(chu)(chu)資(zi)人和(he)持有(you)申請人10%以(yi)上股權(quan)的(de)出(chu)(chu)資(zi)人。
第十一條申請人應當向所(suo)在地中國人民銀行分支(zhi)機構(gou)提(ti)交下(xia)列文件、資料:
(一(yi))書面申請(qing),載明申請(qing)人的名(ming)稱、住所、注(zhu)冊(ce)資本、組(zu)織(zhi)機構(gou)設置、擬申請(qing)支付業務等(deng);
(二)公(gong)司營(ying)業執照(zhao)(副(fu)本)復印件;
(三)公司章(zhang)程;
(四)驗資(zi)證(zheng)明;
(五)經會計師(shi)事(shi)務(wu)所審計的財務(wu)會計報(bao)告;
(六)支付業務可行性研究報告;
(七)反洗錢措(cuo)施驗收材(cai)料;
(八)技術(shu)安全檢(jian)測認證證明;
(九)高級(ji)管理人員(yuan)的履歷材料;
(十)申請人及其高級(ji)管理人員的無(wu)犯罪記錄(lu)證(zheng)明(ming)材料;
(十一)主(zhu)要出資人的相關材料;
(十二)申(shen)請資料真實性聲明(ming)。
第十二條申請人應當在收到受理通知后按規定公告下列事項:
